暑期实践总结文案(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为发挥青年群体的活力与创造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云南临沧籍学子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自发组织立项,利用暑期时间,在临翔区开展传统村落乡村发展现状调查研究活动,亲身参与乡村振兴发展,为家乡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
期间,调研小分队来到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对碗窑村聚居的拉祜族、布朗族和傣族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语言文化和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了解,同时拜访了碗窑村土陶技艺非遗传承人,走近手工匠人,感受他们的传承精神和精湛技艺,走访了当地少数民族住户,看到了群众生活的新变化。
碗窑村坐落于博尚镇北侧,因杨、罗、邓三姓始祖于1738年由湖南长沙府贵东县到此地,开土制陶、建窑烧制坛罐、碗而得名。土陶制作技艺是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项目分布于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
“我们这些人,基础比不上其他人,如果不向外吸收,那就无法成长,未来的路还有很远,还要继续学习。”在调研小分队拜访土陶非遗传承人期间,杨丕追先生在与同学们交谈时说道。这是属于手工匠人们传承与创新的理念,他们鼓励有想法的年轻人输出自己的创造力,助力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他们希望本地青年对家乡文化要有自信,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要去努力学习追赶。
碗窑村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主要是拉祜族、布朗族和傣族,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对民族团结的理解,调研小分队深入碗窑村开展多民族聚居村落各民族交融问题调研。调研小分队成员通过入户走访、实际参与等形式,了解碗窑村少数民族习俗、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在长时间的演变中,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形成的共同风俗习惯以及民居的建筑风格。调研小分队走访了外迁至博尚碗窑村的拉祜族家庭,了解到如今受周边村落以及碗窑当地习俗和生活习惯的影响,拉祜族的文化风俗早已和当地的傣族、布朗族和汉族的文化相互融合,民居的建筑,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民居特色,重要节日、仪式等文化风俗,也在各民族风俗的融合发展中,形成了新的形式。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碗窑村呈现出了新的发展面貌。硬板路面、美化绿植、村道两旁的白墙被绘上了独具民族风情的墙画,反映着碗窑村各少数民居群众的幸福生活。
在各家各户的生活实际中,调研队员们第一次真真正正的深入到了国家的国情社情中,辗转村中多户人家,也把汗水洒在了家乡的田野上!
实践感悟✦
在这几天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实践队员受益匪浅,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了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民族、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淳朴民风,更加坚定了我们开展活动的决心。“艰辛如人生,实践长才干”,我们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通过参加这次实践活动,更新了我们在校大学生的观念,吸收新的思想,真真切切地认识国家与社会。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队员们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受益匪浅。正是有了这次的调研经历,我们小队才能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我们作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青年力量,应尽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中的青年学子,更应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年是最富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乡村振兴需要青年视野与青年力量。那么,乡村振兴,青年可以做什么,该如何做?西安交通大学实践队员还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