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语录 >

十首经典诗词咏《三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时间:2025-01-06 10:17:38

歌咏经典诗词,其中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更富有丰富的文学韵味,让我们能从中品读到历史,感受人文自然,感悟人生。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总是在分分合合中滚滚向前,只有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把握现在和将来。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它不仅仅是过去的事实,其中更蕴含着智慧和启示。

历史更是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它不仅是过去的记录,也是文化和文明的积累和扩展。

(一)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醉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豪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豪放派词作,它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深沉的情感内涵以及优美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作者对英雄往事的追忆和自身壮志未酬的感慨。

词作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至湖北黄州。当时,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生活状况艰难,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乌台诗案”是北宋时期一场著名的文字狱,苏轼因诗文中的言论被认为讽刺朝廷,遭到诬告,被逮捕并在京城开封的御史台(又称乌台)受审。

经过数月的囚禁和调查后,虽然苏轼幸免于死罪,但还是被贬谪到了远离朝廷的黄州,担任了一个无实权的地方官职。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在游览黄州附近的赤壁古战场时有感而发,通过对古代英雄周瑜的怀念,寄寓了自己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向往和对自己身处困境的反思。

词中的雄浑景色和历史典故,都成为了苏轼抒发胸臆的媒介,显示了他超脱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长江流水寓言时间的流逝,表达出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的消逝,更营造了宏大而沧桑的历史感。

其中“浪淘尽”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喻了历史的选择和淘汰。

下阕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诗人从历史回到现实,感叹自己未能像周郎那样建功立业,反而年纪轻轻就已白发苍苍。这不仅是对英雄的仰慕,也是对自己命运的自嘲。

最后只有感叹人生如梦,以酒买醉,借月抒怀,表现出人生的短暂无常,和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这既是作者哲理性的感悟,也是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回应。

(二)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为《三国演义》的开篇词,这首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词中以长江为背景,融合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作者对历史的沉思和个人的哲学观。

作者提倡的是一种超脱于世俗纷争之外,淡然面对人生得失的生活态度。

历史如同滔滔江水,不断前行,无数英雄人物在其中涌现又消失。所有的功过是非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都会变得无关紧要,因为时间会抹平一切,荣辱都会随风而去。

只有自然的山水不改其色,太阳依然是每天东升西落。人在大自然和历史面前总是显得渺小和微弱,

因此,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成功与失败,应该珍视当下。

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于山水,托趣渔樵,与春风秋月为伴,自由自在。

整首词传递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认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世事繁华背后那份宁静淡泊的追求。

这种对个体生命与广阔历史之间的对比与思考,使得这首词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思想深度。

(三)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面对既定的历史,我们总会反过来想,如果当初怎样,然后会如何?

诗人用假设的口吻,如果东风不来,那么结果可能会截然不同。而“铜雀春深锁二乔”则是对失败后果的想象。

通过对“东风”的假设性讨论,揭示了命运和机遇对于历史走向的重要性,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人物周瑜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偶然性的深深感慨。

(四)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词,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兴衰、英雄人物的缅怀以及对恢复故土的强烈愿望。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至1189年)。

当时南宋王朝处于南北分裂的状态,北方的金国占据中原地区,而南宋偏安东南,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威胁和政治危机。

辛弃疾是一位抗金义士,曾在青年时期积极参与抗金斗争,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理想。

中年后,他虽然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但始终无法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才华。

因此,他的词常常寄托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对恢复大业的渴望。

整首词充满了作者的忧国之情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并借古喻今。

通过对孙权的赞颂,暗讽南宋统治者缺乏孙权那样的勇气和决心,对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进行了委婉的批判,同时也对自己的壮志未酬有着深深遗憾。

(五)

《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庙》是一首咏史之作,表达了对蜀汉先主刘备的崇敬,同时也带有对历史沉痛教训的反思。

怀古诗,多是伤今。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但到了诗人所处的时代,已经日薄西山,国势日益衰颓。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让诗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比刘备的创业伟绩和他的后代刘禅的无能,表达出诗人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感慨。

并提出了对后世统治者的警示,告诫他们要有贤能的辅佐并且培养接班人的智慧。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和悲壮的情感,成为了后世咏史诗的经典之作。

(六)

《蜀相》

——唐代·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在定居成都草堂后,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这首诗既是对诸葛亮一生功勋的礼赞,也是对其壮志未酬悲剧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崇敬与惋惜之情。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已经成为咏叹、伤怀诸葛亮人生命运的绝唱。

后代的爱国志士和普通读者吟诵这首诗时,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亦不禁黯然神伤。

此首诗情感深厚,诗意悠长,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历来受到高度评价。

作为时局的见证者,诗人个人的情感经历也投射在对诸葛亮的缅怀之中,他自己同样有着壮志未酬的经历。

因此“长使英雄泪满襟”可能是诗人对自己的境遇和诸葛亮命运的一种共鸣,以及对所有英雄未能达成目标的普遍感慨。

(七)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

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

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

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东风吹来,世事变幻无常;千年的往事,都随着江潮的涨落而逝去,只有自然的景物默默地存在着。

怀古伤今,空余惆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八)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这首诗与其说是在写诸葛亮的“遗恨”,无宁说是杜甫在为诸葛亮惋惜。

(九)

《赤壁歌送别》

——唐·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李白以其特有的豪放笔法,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个人情感的融合,展现了自己对于英雄事迹的无限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切祝愿。

(十)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

诗人用典故意在贬斥当时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

亦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作者诗中评价诸葛亮《出师表》的诗句,高度赞扬了诸葛亮的忠诚与智慧,诸葛亮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


谢谢阅读!愿与诸君共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