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的他们,何以成为全国劳模?

今天,是“五一”假期首日,也是广大劳动者的节日。
时代发展离不开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不断涌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合肥跨越式发展的征途上,也镌刻着无数劳动者坚实的足迹。
光荣属于劳动者。“五一”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庆祝大会,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其中有7人来自合肥。
4月30日,合肥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举行,特别邀请了我市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坐在会场第一排,格外引人注目。
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他们何以在合肥“长”成全国劳动模范?
01
城市与劳动者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劳动者的成长,往往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此次,我市共有张扬、赵琼、王怀祥、唐世彪、李小莉、朱一明、陈立利等7位获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他们当中,有一半以上长期奋战在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发展一线。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其特征,“创新”再合适不过。

高新区量子大道(云飞路)。张霞 摄(安徽图片网)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合肥近年来发展的需求密不可分。
量子科技是合肥抢滩布局的未来产业。作为量子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合肥聚集了全国近1/3的量子科技企业。这其中,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唐世彪便是国内首批量子信息产业化的实践者。作为国盾量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他主持研制的系列量子通信产品,成果服务于世界首条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国家广域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等重大工程,推动了我国量子通信领域在国际上从“跟跑”到“领跑”。
集成电路,合肥加速崛起的一大地标产业。位于新站高新区的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中代表企业之一。此次受表彰的赵琼,担任该公司的设备整合部技术科长。
2017年入职晶合以来,赵琼在一线工作中不断创新,发明了《一种晶元破片分析装置及其晶元破片分析方法》,实现目前国内关于破片装置和方法从无到有的突破。
除了邀请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此次大会还有一项特别的安排——为合肥工匠、第十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牵头人颁奖。他们分布在合肥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为合肥新兴产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比如,获评“合肥工匠”的汪日记,在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加工领域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研发出性能媲美国外产品的国产刀具和切削液,成本降低了7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加工的竞争力。
可以说,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坚守岗位,用创新与实干助推了合肥高质量发展。反之,城市的快速发展也为广大劳动者求“新”提“质”,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02
“新”劳模
“劳模”象征着一种荣誉,代表了一种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加上此次获评的7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共有114人被评为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从劳动者到劳动模范,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从劳模的评选标准上可以窥见。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五年一评。1950年起至2020年,党和国家先后召开了16次全国劳模表彰大会,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今年是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据了解,此次评选明确,推荐对象需为2020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人、农民、科教人员、管理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劳动者。
不难发现,“作出重大贡献”“取得突出成绩”是重要推荐理由。
比如,此次获评的李小莉,19年平凡坚守、精益求精,从一名“打工妹”成长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车间的“领头雁”。期间,她埋头钻研,带领团队扎根一线,为企业节省660万元成本。
再看王怀祥,现为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热动汽机本体班班长。30多年来,他扎根一线,安装的机组涉及传统火电、新能源、燃机、垃圾、光热电站等,总装机容量达1860万千瓦,相当于安徽全省总装机容量的六分之一。

在肥西经济开发区安徽瑞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 陈家乐 摄
可以看出,在制造强国的大背景下,劳模评选不再是过往的苦干、实干,新时代劳模既需要顽强的拼搏精神,还需要善于学习的创新精神。
数据可以印证。此次表彰的2426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903人,占比37.22%;机关事业单位的科研、教学一线等人员634人,占比26.13%。
“如今的劳模评选,更注重技能型、创新型工人,即便是一线工人,也强调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03
携手干起来
马克思曾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需要劳动模范的示范引领,更需要全市上下的团结奋斗。

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车间内忙碌。任敏 摄
看今天的合肥,创新成果涌现,产业蓬勃发展,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这里,能干事的舞台越来越大,干成事的人才越来越多。
“希望全市广大职工群众强化使命担当,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大显身手,争当改革发展主力军。”会上,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万亿GDP叠加千万人口的合肥,是我们用劳动创造的共同家园。像爱自己家一样爱合肥,家园就会更加幸福美好。
爱合肥,就要大声说出来;
爱合肥,就要勇敢站出来;
爱合肥,更要携手干起来!
会议向全市广大劳动者发出号召,在场的先进代表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未来,我们将继续扎根一线,以执着专注的态度钻研新技术,用创新思维破解更多难题,用精湛技艺锻造‘中国精度’。”一位先进代表充满激情的发言,赢得阵阵掌声。

合肥市瑶海区琅琊山路“爱心驿站”,工作人员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西瓜。
捧出一颗心,换得一片情。
作为广大职工的“娘家人”,工会把职工的“心上事”就是工会的“上心事”,才能团结更多职工力量形成强大合力。
“各级工会组织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增强工会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会议对工会组织建设提出要求。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时代的号角正在召唤,奋进的鼓点已经敲响。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每一个人都是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在各自岗位上奋发进取、锐意创新、争创一流,我们必将汇聚磅礴力量,创造新的辉煌。
文字 | 合新闻-合肥日报记者 葛清政 孟祥齐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出品 | 合报特稿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