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13岁小姑娘差点转走妈妈25万,竟是因为……家长请注意!

时间:2025-04-21 17:52:00

电信网络诈骗

花样越来越多

冒充公检法类的电诈套路

依旧排在榜首

受害者也从之前的年轻人

延伸到老年人

甚至还有部分中小学生



如接到自称“警方”来电

称你涉嫌违法

请注意防范!

你可能正在遭遇

“冒充公检法诈骗”

01

13岁女孩差点转走妈妈25万!

4月17日凌晨

13岁的小丽(化名)缩在被窝里刷手机

一条QQ消息突然跳出

“某市公安局民警”发来“通缉令”

指控她“涉嫌网游诈骗获利2万元”

要求立刻转账“退赃”

否则“追究刑事责任”

(骗子连夜打印的“通缉令”是PS速成班教的吧?)



假警察证件和红章让小丽浑身发抖

她蹑手蹑脚溜进卫生间

反锁门后摸出母亲手机

按骗子指示修改微信和银行卡支付密码

又将微信零钱中的25万元提现至银行卡

转账确认页面的光标不断闪烁

小丽的手指悬在“确认”键上——

“小丽!你在卫生间干什么?”

门外传来杨女士的拍门声

原来,杨女士发现手机异常震动后惊醒

冲到卫生间夺过手机

发现其正与诈骗分子通话,立即报警


钦州市公安局久隆派出所民警覃耀锋接警后

迅速启动紧急止付程序

经多环节联动处置

25万元在转账操作完成前被成功拦截


“这类诈骗专挑孩子下手,

用假证件制造恐慌,

再诱导他们避开家长操作。”

警方发现

骗子甚至伪造了“案件编号”和“法律文书”

通过QQ语音模拟审讯场景

进一步击溃未成年人心理防线


广西公安提醒您


1.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要求你“电话/QQ视频/微信视频”做笔录的,都是骗子!要求你通话内容“绝对保密”,通过QQ、微信发送“通缉令、逮捕令、调查令”的,都是骗子!

2.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你“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为由,主动帮你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骗子!

3.家长一定要告知孩子:“无论何时,当遇到他人威胁、恐吓时,不要自己解决,第一时间告诉父母或报警求助。

4.若不幸被骗,立即拨打110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相关证据。早报警,止损快!


02

手机被控制,47万差点被转走!

4月11日上午

李女士的手机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随后

李女士来到丰巢柜领取

发现并没有自己的快递

由于前段时间曾丢失过一个快递

她回拨了短信上的号码询问情况


↑ 李女士回拨了短信上的陌生电话


对方称

快递收不到的原因是

李女士开通了

抖音免密支付和商家会员功能

如不取消将每月扣费800元


后来

在“客服”的“指导”下

李女士下载了一个名为

“云办公”的APP

开启了屏幕共享

和远程操控手机

之后李女士的手机

便不受自己控制



察觉不对劲的李女士来到

某银行网点咨询

经了解

工作人员立即识别出

这是典型的“冒充抖音客服”类诈骗

便第一时间联系派出所民警协助



民警到达现场时发现

骗子正远程控制打开

李女士手机内各个银行的APP

并企图对某银行卡内的47万元

进行转账操作



情况紧急

民警尝试点击屏幕却毫无反应

便将手机强制关机

并在重新开机后立即断开手机网络

手机才恢复正常


由于处置及时

李女士没有任何资金损失


广西公安提醒您


市民需警惕冒充客服等类型诈骗,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请注意以下三点:

01

接到自称客服的电话时,请务必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

02

正规的退款理赔都会通过官方渠道原路返还支付账户;

03

遇到自称客服,需要私下协商所谓退款的,不要扫码下载来历不明软件,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网页,更不要进行手机远程共享等操作。



来源:八桂警事、广西法治日报、钦州警方、钦州电视台、南宁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