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缙云丨刘英:山的念想

时间:2025-04-29 06:37:00

山的念想

文/刘英

从小生活在渝东北的一个山旮旯农村里,最大的梦想就是要走出大山,去往繁华大都市,摆脱大山人的标签,成为城市人。这个梦想还不只是我一人之梦想,应该是每个大山人的梦想吧?只是不承想几十年过去后,城市梦想已经不香了,回归山村倒是成了人们的新梦想,且这个梦想是深植心底挥之不去。人们又开始为了“返璞归真”的生活而奋斗了!

去往歧阳山,我们自山底沿着山腰一直到山顶,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的绿是主旋律。旁白中白色的槐花和橙子花散发着诱人的浓郁花香,让人沉醉其中;还有白中带橙色条纹和斑点的桐子花俏皮又可爱;以及在我心中如朱砂痣一般存在的鲜红高山野生映山红,分散在林间山头,影影绰绰,让人疯狂。这些我小时候最熟悉的景象,自然、明媚、单调却又多彩。

望着随春风摇曳在松树林间红艳艳、光彩夺目的映山红,就想起了小时候在山坡上扯草玩耍时啜吸它花心水的场景。那时候不管美不美,只想尝一尝它那一丝沁甜的蜜。彼时,只要看见一团红色,就甩了手上的镰刀扔下背着的背篓,兴奋地向那团火一样的映山红扑过去,生怕晚一秒就失去了它。遗憾的是,现在我老家山上已经没有了映山红。虽然遗憾映山红已退出我老家山坡的队伍,但歧阳山填写了我记忆的空白,馈赠我那一片鲜红的色彩。它是山的女儿之一,与森林同行;是春风的伴侣,与春天同心。高山的色彩来得相对晚些,却更能给人震撼。

目的地歧阳茶山到了。歧阳山高且陡峭,茶树种植其间,高低错落有致。梯田样落差修剪整齐的茶树一垄垄一排排,铿锵地站立着,是山的守卫者也是树的同行者。它诉说着春风游过的消息,跟随清新空气的脚步散发着自身香气,绵长而悠远。这里的茶园因地势陡峭的原因,不像那些坡缓的茶园全部能连成一片,高低差别不大。这里的茶园也是一片一片的,但这里的一片一片其实是成上下级梯子样,一层一层的,宽度狭窄。夕阳透过洁白的云层晕染在嫩绿茶叶上,金灿灿闪亮着,啊,那就是金娃娃,那就是散财童子!

看见茶叶就想去采,怎么办?翠绿的茶叶热情洋溢,欢快地招摇着,引诱着。我们终是未禁住它的诱惑,蹁跹似蝴蝶穿梭在茶树之间,也成为了夕阳下茶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清晨,朝阳铺开它银白亮晶晶的纱衣,包裹着岐阳山,亲吻着茶园。茶树上还挽留着夜间歇息的圆润晶莹可爱的露珠,它们一同迎接新一天的第一缕阳光,再约定好明天的重逢后依依不舍地离别。自由像风一样,也像叽叽喳喳的鸟儿们,山水间,房屋一座,阳光、草木是我们心之向往,在这儿我们暂时得偿所愿。

空气中散发的是自由,是满足。春天的颜色混着花草树木的香味直击浑浊的小心灵,让没有波动的心漾起一丝丝温柔的涟漪。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浮躁之后的宁静和平和,这是大山赠予我们的惬意和美好!

空气的清新,茶园的翠绿;轻抚的晚风,陶醉的晚霞……每一样都是能让人忘却尘世喧嚣,回归自然的平静和自由。它们是大自然写给我们人类的情书。

太阳既急急忙忙又从从容容地开始回家了。它从稳重的刺眼白色变得有些“浮躁”,像是上班一天有些累要急着回家休息。它不只急得脸红脖子粗,它是急得浑身红彤彤的,仿佛抹了橙红色的口红。挨着它的半边天都被染红,金光闪闪的,光芒万丈。娴静的白云也没有躲开它的“青睐”,披金戴银,一会儿是个金兔子,一会儿又成了一只凶猛的银老虎。大山、松林、茶园和满心欢喜正欣赏着它的我们,都披上了一层“金缕衣”,丝丝缕缕的金光若隐若现,多想抓一把挽进袖间永远留住它!我们向它挥手,我们与它合影,我们留恋它给予我们的震撼和激动——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它以自身的余晖馈赠我们心满意足,又以自身的隐藏赋予我们明天新的期待!

雀跃不已的我们看了落日精彩的表演后相约漫步在茶山步道,感受高山晚风的抚摸和静谧夜的安然。一行二三十人,热闹不喧嚣,给宁静的夜带去少许的慰问。轻柔的晚风漫过山头,分散在松林、茶树上,再流落在我们身上,最后沁入我们心底,微凉而温柔,轻漫且从容。吹着徐徐温润的晚风,随手挥出,触摸着轻风柔软的腰身,不由自主地想起“晚风啊,撩拨着情人心上的弦。弹一曲,把你带到我的身边……”的歌。我们依偎在晚风的怀抱中互相关怀着“冷不冷”,女士回答“有点儿,不过这样的时刻最是舒适”,男士则是“下午还有些热,这会儿的天气正好”。看嘛,林徽因说最美四月天,我想最舒适的也是四月天吧,尤其是在山下开始热起来时而这歧阳高山上却微凉时节。一路行过,看微晃的树枝、摇曳的树叶,倾听鸟虫的私语,感受春花的迷糊。高山、晚风、林木,还有时而高谈时而低语的我们,都组成了轻漫春风里的一首歌,一首相逢的喜悦的歌,一首充满希望的春天之歌!

我们既能观看歧阳茶园的美景,品尝茶叶清新淡雅的味道,享受歧阳高山温凉如水的晚风,又要去感受一下歧阳高山险要之地悠久厚重盐茶古道的历史。

行走在树木丛生的小路中,听他们讲着此地久远的历史并伴随着我们穿叶扯花的行为,乐趣横生。那些藤蔓也不和我们客气,一会儿勾着我的衣袖,一会儿拦着她的脚步,我们拉拉扯扯,小心翼翼。它们心里怕是既彷徨又高兴吧?彷徨的是,冷寂了不知多久岁月的地方突然迎来了这么大一群人,欢声笑语,搅扰了它们的宁静生活。高兴的是,孤寂岁月里终于来了这么一群有活力的人,算是给单一生活注入了多彩的一抹颜色。

爬坡,翻过山顶,再往下走一段路,我们来到了还残存的一道石门前。这石门叫“卡门”,不是那个法国歌剧《卡门》里的“卡门”,它只是歧阳山上通往茶盐古道的一个能容纳四五人同时站立的小石门。现在是小石门,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石门,但是明代修建的它曾经也辉煌了无数岁月,承载过数不清的离别和重逢,见证了成千上万人们的苦难和幸福。

大青石条垒就的一扇石门屹立在山间树丛中,一块块的坚硬石头倾诉着几百年来岁月的悠远和更替。它们承受了风吹日晒,与日月同行几百年,如今虽只能观其残垣,但它破败的影子中还是能望见昔日为雄关的模样。“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历史长河中掩埋的东西实在太多,我们都只能窥其小小一角。时代的脚步向前走,我们迎接新生事物的同时也还是需要不忘前事,要复古、要回归自然,土地才是我们的根!

歧阳茶山的风光是最自然原生的,清风明月,花草夕阳,劳作的人们。在这里我要用陶渊明的那首《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来做结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刘英,云阳县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