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好生活在云南|遗落在滇铜古道上的世外桃源

时间:2025-04-16 21:22:00

4月15日,记者一行走进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石门坎村小田坝,借“徒步古驿道、金江枇杷行”徒步活动的东风,一睹眼前这个遗落在滇铜古道上的古村落。

说起滇铜古道上的村落,不得不先说一说滇铜京运(南铜北运)这一规模宏大的工程,它纵横11个省,水陆兼程万余里。其运输距离、运量和持续的时间,世所罕见。东川府(府城在今会泽古城)的铜成为大清帝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万里京运,一为水运,一为陆运。陆运道路有多条,其中一条经象鼻岭、石匠房、小田坝、白雾村、会泽县城,运铜马帮在会泽县城办理好相关手续后,继续北行,经红石岩(天生桥),过江底至昭通……各厂之铜集结在象鼻岭装上马帮队伍的箩筐后,过石匠房古道,往上爬一段坡路后,就抵达小田坝村了。此时人困马乏,正是需要歇气的时候,古树参天、竹影婆娑、泉水清凉的小田坝就成为最为理想的休息之地。为什么是歇气而不是歇脚,歇脚要住上一晚,在小田坝村歇气,也就是在这里休息一下之意。让马吃料饮水,马帮汉子裹支旱烟,稍作休整,继续前行。小田坝也就成了万里京运歇气点。

在娜姑至象鼻岭的公路没有修通之前,小田坝一直是会泽县进入东川区和出滇入川的必经之路之一。公路修通后,小田坝村静静望着对面大山上的公路,车来车往,花开花落,仿佛一夜之间就被世人遗忘了。

漫步在滇铜京运古道上的小田坝村,沿着古老的石板路前行,两旁是郁郁葱葱的山林。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那是时光的碎片。‎崇山峻岭间,蜿蜒着的这条滇铜古道,犹如大地的脉络,承载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而马帮,便是这条古道上独特的风景。‎‎

滇铜古道,因运输东川府丰富的铜矿而得名,运铜马帮也就在铜马古道上应运而生。马帮,一群勇敢而坚韧的行者,他们以马为伴,以铜为业,在这条漫长而艰险的道路上,扬鞭策马,开启了无数次充满挑战的旅程。‎

古道上,崎岖的山路蜿蜒曲折,时而陡峭得让人胆寒,时而又被茂密的树林遮蔽。但马帮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对这条古道的熟悉,稳步前行。马蹄声、马铃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独特的乐章。

在那古老而幽静的小田坝村,有一棵奇树。它生长在巨石之上,那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神奇的笔触勾勒出的一幅画卷。‎‎这棵奇树,树干粗壮而弯曲,树皮粗糙且布满岁月的痕迹。它紧紧地抱住巨石,像是在与巨石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又像是在向世人展示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姿态。从远处望去,巨石像是它坚实的依靠,而它则像是巨石上绽放的生命之花。

古道悠悠,承载着岁月的沧桑,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而古道上那婆娑的竹影,却给这古老的道路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小田坝村里,翠竹成林,竹子修长而挺拔,一节一节地向着天空生长,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不屈与坚韧。微风拂过,竹影婆娑,那斑驳的竹影在古道的地面上摇曳生姿。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如同碎金一般,给这幽静的古道增添了几分灵动。‎

小田坝村子周围的地里,‎是枇杷的世界。以礼河的水,如同灵动的丝带,蜿蜒穿过这片土地,滋润着每一棵枇杷树,也孕育着大山里的希望与梦想。‎枇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枇杷树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它们像是大山里的精灵,给这片苍凉的土地带来了无限的生机。‎

‎‎如今,大山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收入增加了,他们的生活也变得富足起来。曾经破旧的房屋被崭新的楼房所取代,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老人们也能安享晚年。大家的笑颜如花,那是幸福的笑容,是枇杷产业带给他们的喜悦。‎

‎‎‎回望小田坝,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它见证了滇铜京运的繁荣,也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如今,虽然古道不再像往昔那般热闹,但这个歇气站依然静静地守在那里,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它的美,去感受它那穿越千年的宁静与韵味。它是滇铜古道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世外桃源。

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通讯员 刘光信 茅永坤 何姝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刘自学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