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湖北鄂北工程惠及482万人口和千万产业集群

时间:2025-09-10 09:31:00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李璟

9月9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十四五”期间,湖北织密荆楚安澜骨干网,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一期)通水运行,水资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据了解,鄂北工程是湖北为从根本上解决鄂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而谋划的重大战略民生工程,也是全国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工程全长269.67公里,从2015年10月底开工建设,到2021年1月全线通水,历6年建设,目前已累计惠及沿线220万人。工程流经区域多、影响范围大,起于丹江口水库、止于王家冲水库,途径3市7县,即襄阳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区、枣阳市,随州市的随县、曾都区、广水市,止于孝感市大悟县,设计供水惠及482万人。

当前,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已成为鄂北地区主水源、“荆楚安澜”水网主动脉,特别是在2022年特大旱情、今年普遍干旱的不利形势下,为抗旱、保障区域粮食与城镇供水发挥了关键作用。

“十四五”期间,湖北紧盯“工程安全、调度安全、水质安全”,从精细化运行管理、数字化智慧调度、法治化制度保障、生态化保护协同四个维度构建了全方位保障体系。

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筑牢安全运行基石的同时,鄂北工程未来还将在三大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区域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扩大供水范围,更好解决民生需求。当前鄂北工程一期效益持续释放,而区域群众“优水优用”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将通过打通工程“最后一公里”、扩大供水范围,让鄂北地区甚至周边局部区域的更多干旱缺水地区用上“放心水”。

优化资源配置,更好筑牢水网之基。“十五五”期间,湖北省水利厅正推进安全现代韧性水网建设,鄂北工程作为省级骨干水网核心组成,将进一步保障鄂北地区生产生活用水,改善湖北省水资源配置格局、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不协调问题,助力“荆楚安澜”现代水网构建,强化与国家骨干网的互联互通。

赋能经济发展,更好增强区域之势。目前,鄂北工程已成为串起工程沿线364万亩耕地、482万人口和千万产业集群的“水脉”,为城镇发展、农业稳产、产业升级注入了关键活水。未来,随着工程效益的不断凸显,工程将为鄂北区域经济社会乃至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