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掀起“捡红豆”热潮 专家提醒可观赏别食用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让“红豆”与“相思”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最近,成都掀起了“捡红豆”的热潮——随着红豆树种子成熟落地,不少市民前往成都市植物园、桂溪生态公园、南郊公园、望江楼公园等地捡拾红豆,将其做成手串、耳坠、种子画等。
不过,红豆虽美,却含有毒素。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高级农艺师唐雪松表示:“我们俗称的红豆一般有三种,包括红豆、海红豆和相思子,它们因颜色鲜红而得名。这些红豆都含有一定的毒素,其中相思子毒性最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丽涓告诉记者,今年医院就收治了一名因误食相思子而导致急性肾损伤的病患。
大风吹落红豆
不少市民前往公园捡拾
3月30日下午2时许,成都市南郊公园的红豆林里已有不少弯腰拾豆的身影,三五成群的市民正在草丛中低头寻觅。记者在现场看到,有的市民带着孩子前来体验自然,将红豆带回家做装饰;有的则和朋友一起,准备将捡来的饱满的红豆做成手串。
“红豆树是在每年的10~11月结出红豆,去年秋天成熟的红豆落了一部分,仍有一部分留在树上。前几天成都刮起了大风,所以留在树上的红豆也掉了下来。”成都市民刘巧丽爱好文玩饰品,当天带着8岁的女儿付诗琪前来感受自然,同时捡一些落在地上的红豆带回去做手串,“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串,因为红豆是鲜红色的,寓意红红火火,看起来挺喜庆的。”
在社交平台上,“成都红豆地图”攻略流传甚广。成都市民杜女士就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看到不少人分享捡红豆的经历。“红豆寓意很好,既象征爱情又象征友情。而且之前我也在望江楼公园捡到过,放在透明玻璃瓶里很好看,做成手串也可以送朋友。”杜女士告诉记者,一般又大又圆、体型均匀的红豆适合做饰品,而且处理起来也相对简单。“由于这两天下过雨,所以捡回去需要阴干,防止红豆潮湿发霉。晾干后只需要打孔、串线即可。”
记者在现场看到,红豆树上的豆荚已所剩无几,大多已经掉落在草丛中。南郊公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从2月份开始,前来公园捡拾红豆的市民就多了起来,有时早上6点多就有人打着电筒来草丛里“寻宝”。“一方面,红豆带有一定的毒性,另一方面,市民在草丛里寻找红豆也会踩踏草丛,所以我们也在定期巡逻,看到有市民在草丛里捡红豆就会进行劝导。”
常见的红豆有多种
有的甚至含有剧毒
颜色鲜亮、质地坚硬的红豆成了不少文玩爱好者的“心头爱”,事实上,有一些红豆含有剧毒。
“我们俗称的红豆有三种,包括红豆、海红豆和相思子,它们因颜色鲜红而得名。”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高级农艺师唐雪松告诉记者,“最近市民们捡拾的红豆属豆科、红豆属,又名何式红豆、鄂西红豆、江阴红豆,颜色鲜红亮丽,可以入药。”
他表示,这些红豆都含有一定的毒素,其中相思子毒性最重,海红豆次之,红豆较轻。如何区分不同种类的红豆呢?
唐雪松提到:“相思子属豆科,木质藤本,它的外形最为不同,呈椭圆形,种子红黑相间,平滑有光泽。海红豆是豆科的一种落叶小乔木,种子近圆形至椭圆形,长5~8毫米,宽4.5~7毫米。红豆树则是大乔木,高度达20多米,是国家二级保护的濒危植物,其种子同样呈近圆形或椭圆形,长1.4~1.8厘米,微扁,种皮红色,种脐长0.9~1厘米。”
除了以上提到的三种红豆,市民们平时也在食用“红豆”,比如制作成红豆沙、红豆汤等。这又是哪种红豆呢?“我们平时吃的‘红豆’是赤豆、赤小豆,从外形来看呈暗红色,体型饱满、较小,与具有毒性的三种红豆有显著区别。”唐雪松说。
近期,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就收治了一名因误食相思子而导致急性肾损伤的病患。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丽涓告诉记者,“相思子含相思子毒素,是一种剧毒蛋白质,误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海红豆含皂苷类物质,生食可能引起腹泻、呕吐,毒性与相思子相比较弱,而红豆含有生物碱,有微毒,入药时需经过炮制。”
对市民而言,是否能够捡拾红豆来观赏、佩戴呢?“相思子剧毒,需极端谨慎,海红豆和红豆毒性较低但仍不安全。这些种子均不建议食用,仅作观赏用。”唐雪松说,“即便市民将红豆捡回家观赏、佩戴,也要格外注意孩童误食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