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大兴精华学校初中部:小班制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开采”的“宝藏”

时间:2025-04-03 14:24:00

与很多班里有四十多人的学校不同,大兴精华学校初中部实行小班制教学,最多不超过25人的班级让好学生每堂课至少有一两次回答问题机会,而基础差学生更是要被问到四五次以确保知识点真正掌握了。在这里,由于人少老师能精准捕捉到学生皱眉的瞬间,及时调整讲解节奏;课后,老师还会进行针对性答疑和辅导;甚至,老师还能定制不同的作业给到不同学生,让因材施教不再是句口号┅┅而人少不仅没让老师变轻松,满足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反而大大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小班制,让每个学生不再是课堂的“隐形人”,而是成为能被“看见”的重要人物,成为一个个得到“开采”的“宝藏”。

小班制突显多种优势,成就学生个性化成长

大兴精华学校初二年级张同学所在的班级有十多名学生,初一年级常同学的班上最多不过24人。但张同学在外校上学的小学同学告诉他,他们学校一个班通常是40多人。大兴精华学校初中部德育主任徐书对此表示,这种现象并不奇怪,这些学生当年赶上了生育高峰期,所以很多学校的班级都是四十多人。

徐书还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大兴区上届初三毕业生有四千多人,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人数将近6600多人,初一年级按上学期期末考试统计人数为八千多人。“大兴区的初中没有增加,但学生人数在增加,相对而言每个班的人数应该会有所增加。但大兴精华学校初中部实行的是小班制,每班学生最多不允许超过25人”,徐书指出。

谈及小班制的优势,在徐书看来,第一大好处便是学生受关注程度高。“由于学生数量少,师生配比就高。实行小班制后,学校采用双班主任制度,优先考虑教授中考科目的老师担任其中的一位班主任,这种配置在区里并不常见”,徐书认为,“由于师生共处时间多,所以学生被提问的机会也多;以40个学生的班级为例,一堂40分钟的课可能只能提问几个学生;但我们学校不仅能保证每堂课每个学生都被提问到,有的学生甚至被提问多次。小班制的这些优势,成为吸引很多家长将孩子送到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生们的感受也证实了徐书所说的小班制教学效果。张同学对此感言,在大班制课堂上,老师整节课都面对着黑板讲课,学生们举手发言的机会寥寥无几。而在大兴精华学校,平均下来每个学生每节课能被提问三四次,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大家对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扎实。“在小班制下,每个学生能分配到的教育资源要多得多,吸收得会更好,去年期末考试后老师还带我们提前预习了下一册的教材内容”,张同学说。而更让他感动的是,老师还会特别关注基础较弱的学生,比如成绩好的学生可能被提问一两次,而学习吃力的学生则会被点名四五次,以确保他们跟上进度。

教初一和初二年级地理并担任班主任的王勇智老师也表示,由于实行小班制、学生人数少,课堂上他能敏锐捕捉到学生们的细微反应,“比如有些学生眉头微微一皱,这表明他们可能接受得比较慢或者还没有理解。于是他就会进一步询问学生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让他们重复刚才的内容或者谈谈对问题的看法,然后再解决问题。实际上,可能不只一个学生有这样的反应,只是其他学生没有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把知识点重新讲解一遍”,王勇智说。

小班制的第二大好处,就是让因材施教不再是句口号。据常同学介绍,由于班里同学少,所以老师可以在课下开展一对一指导,像他就经常在午饭后找老师请教题目、背单词或课文,而老师也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给予针对性指导;比如,对于英语薄弱的学生,会要求他们重点背诵单词,对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则帮助他们强化对注释的记忆……这种个性化的辅导不仅让学生们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也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老师的重视。

“虽然很多学校都想开展因材施教,但对于班级人数较多的学校来说开展起来会有些难度。我们由于实行的是小班制,所以从备课开始,学校就要求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情况采用不同办法,比如对于学科上有优势的学生,要注意保护他们继续探究的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他们进行‘拔高式’辅导,也就是‘培优’;对于中等水平学生,要让他们做到把课堂上教的所有知识真正学会,甚至能自主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并向优秀分数线靠近;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老师会考虑他们在课上的掌握程度,在课下给予个性化帮扶,让他们打牢基础”,徐书指出,“除了课上教学,老师还提供课余辅导和答疑,包括共性和个性化的答疑;像初二年级基本能做到作业个性化,老师随时定制不同的作业给到不同的学生。”

对此常同学也感触颇深,“有的老师下课会单独带着我们学习,教我们答题思路以及如何学得更好,还会培养我们的自主性,我们都很自立,学校确实不错”,他说。

小班制不仅实现了因材施教,还带来了更好的学习氛围。张同学以前的同学告诉他,去到河北上学的那所学校班里有48人,由于上课人数太多班里总是很乱、不安静,所以每天上课都听不太懂。而另一名转到郊区上学同学的环境更是夸张,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不仅有聊天的、看手机的,甚至有人在课堂玩牌、下棋,老师台上讲,台下认真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

但在大兴精华学校就不一样了,用张同学的话说,“学校既包容又严厉,上课要是有人说话会被老师及时制止。学校还有值班班长制度,会记录班里发生的好事和坏事,班级纪律委员也会管。经过大家的努力,班里上课时基本上没人说话了。这与学校的管理有关,同时也因为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带来更多挑战,小班制老师并不轻松

某些家长可能以为,学生少了老师的工作肯定变轻松了,但王勇智的感受恰恰相反,用他的话说,“小班制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挑战。”

从教学上看,与大班制老师相比,王勇智觉得小班制由于人少,老师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课堂运营;另外学生不再仅仅依赖老师的传授,二者之间通过交流互动产生的知识性结论或者叫生成式内容增多了。

以他教的地理课为例,学完区域地理后、在讲地域地理时,王勇智会考虑到纬度位置和自然因素,进而推出地区风土人情和人文。他还会留出时间让学生们自己去整理并要求每位学生整理完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每个人的逻辑或者答案纠正他们的问题。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地理逻辑和思维能力,并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立即进行纠正。此外,还有一种方式叫‘5分钟课程’,即从40分钟的课程中留出5分钟时间,作为随堂知识点的抽问,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不同学生水平有差异,所以对每个人的评判标准并不相同,需要进行地理知识、语言逻辑和言语表达等不同方面的评价”,王勇智表示。不仅如此,每次考试结束后,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提出今后的改进措施和建议。而所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他的工作量。

针对小班制老师对每个学生所作的个性化分析和指导,徐书指出,借鉴精华学校总部依靠技术赋能、通过数据系统等实现因材施教的做法,大兴精华学校也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分析指导体系。首先在数据分析方面,初中部每学期会参加两次全区统考,学校会根据大兴区统一要求参与统一数据分析,对比每个学生的成绩。其次,学校在进行成绩分析时设立了“一生一案”,对中考科目的老师更是有特别要求;比如在期中会对每个学生的每一科进行阶段分析,包括该学生在这个阶段学科上的优势、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老师接下来需要采取的帮扶措施等。除此,老师还会针对这些问题给家长提供建议,这是学校在成绩分析系统基础上所作的工作。

现如今,大兴精华学校初中部在因材施教上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流程。首先,他们会提前进行分层辅导,考试结束后老师会指导学生进行复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老师也了解学生们目前掌握的情况,以及他们的知识或者思维能力达到什么程度,然后在老师试卷讲评和后续教学中及时进行调整,同时也要学生对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反思。用徐书的话说,“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闭环。”

而在家校配合方面,作为学科老师和班主任的王勇智也是深有感触。虽然中考不再考地理,但这不代表家长们不关心,他们平时常会问到学生这门课表现如何、还有哪些问题?如果需要家长协助的,王勇智会和家长直接进行沟通。

作为班主任,他对每个学生的性格了解得特别清楚,甚至当班里有点什么事情发生时,不在现场的他都能猜到大概是谁做的。“虽然学生少了,但不意味着老师变轻松了。因为家长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老师要对学生关注得特别细致,要针对每位家长进行更多交流,提出学生的发展策略;当学生出现状况时,老师会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改进方案,全程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这都大大提高了工作量”,王勇智坦承。

无论付出多少,在徐书看来,“坚持小班制就是在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为此学校进行了很大投入,校领导希望此举能更好地提升办学品质,让学校的每个环节都能使学生收益最大化,从初中涵养出更多优质生源,而不是为了盈利。”在大兴精华学校,教育不再是流水线作业,而是一场师生共同奔赴的个性化“浇灌”。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被视作“宝藏”,最大程度地得到“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