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运河听涛|小乡村激活大战略:“三链融合”振兴实践背后

时间:2025-04-01 17:53:00

春风拂过鲁南大地,台儿庄区张山子镇的万亩桃林次第绽放,粉白花瓣与青瓦民居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这座山区小镇,正通过生态链筑基、文化链赋能、产业链延伸的创新实践,将甜桃从普通农产品升级为乡村振兴的 "黄金果",其探索不仅为鲁南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振兴样本,更折射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深层逻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破题密码。

生态链筑基,让土地生金有"术"。张山子镇深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要义,通过外引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内育新型职业农民,让甜桃种植从"经验活"升级为"技术活"。30余个优质品种的引进培育,不仅让亩产提升至5000余斤,更让"春赏桃粉、夏品桃香"成为四季不断的产业链。这种以科技赋能生态的转型,实现了从"种桃树"到"种风景"的跨越,让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本,生动诠释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双赢之道。

文化链赋能,让乡愁记忆生"根"。在桃花节主会场,柳琴戏婉转悠扬,泥塑匠人指尖生花,汉服少年穿梭桃林,非遗技艺与时尚元素碰撞出独特的文旅体验。这种"传统+时尚"的文化表达,让游客停留时长翻了三倍,更让鲁南民俗与红色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完成代际传承。文化链的植入,不仅激活了文旅融合的新动能,更让乡村振兴有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精神归宿。

产业链延伸,让共同富裕生"效"。连续十一届桃花节的成功举办,让"桃醉山乡"从节会IP升级为产业引擎。农产品展区的火爆、民宿餐饮的兴旺,折射出三产融合的裂变效应。当50余户村民因节会人均增收超2万元,当特色美食成为游客必购伴手礼,产业链延伸带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更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生动实践。这种以节会为媒、以产业为基的振兴路径,正是共同富裕理念的乡土实践。

从台儿庄区张山子镇的"三链融合"实践看,乡村振兴的密码就藏在山水林田之间,蕴于产业文化之中。

当生态链筑牢发展根基,文化链激活内生动力,产业链拓宽共富路径,美丽乡村就能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诗意栖居地。从黄丘山套到全国乡村,张山子镇的花果经济犹如一颗火种,点燃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 张家维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