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该“创”丨从基层推车工到公益领航者,看他如何逐梦商海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周启斌的故事就像一部生动的励志传奇,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子。
从青涩学子到企业掌舵者,再到热心公益的“广东好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97届林产化工专业毕业生、广东省肇庆市德庆上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启斌的成长轨迹恰似一株顽强的乔木:年轮镌刻的不仅是创业的峥嵘,更是一部从“生根萌芽”到“绿荫如盖”的奋斗史,用不畏风雨的奋力生长诠释着“参天之木,生于沃土;凌云之志,始于足下”的生动哲思。
汗水:从推车工到厂长
大学毕业后,心怀梦想的周启斌放弃安稳的工作机会,毅然选择前往广东闯荡。
初到德庆林化集团松香厂,厂长的“自由安排”并未让周启斌闲下来。他主动四处走走看看,虚心向各岗位工人请教问题。一周过去,无事可做的他没有选择等待,而是主动向厂长要来一部推车,投身到包装工段帮忙拉松香桶。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成了林化集团一道“特别的风景线”——大学生推车工。
基层淬炼让他赢得全厂认可,旋即被借调集团研究所从事设计和研究工作。恰逢县委县政府部署合成香料生产线建设,而立项和设计的重任落在了研究所身上。200多页的立项报告,80%以上的图纸和工艺流程,都被他一点点拿下。面对资金紧张的困局,他临危不惧,最后项目不但按时推进,还为集团节省了大量开支。这场漂亮的战役,让年轻的周启斌完成了从技术员到厂长的跨越式晋升,他用沾满松香的手写就了大学毕业生扎根基层的“中南林样本”。
立志:小公司闯出大天地
担任厂长后,周启斌实施诸多节能降耗措施,提高香料厂工人收入,一切似乎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令人猝不及防,集团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他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下岗后,周启斌没有气馁,虽有同行三顾茅庐高薪聘请他到企业任技术总监,但他都婉言谢绝,决定自主创业。
2004年,他与朋友创立了“肇庆市德庆上品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三年间三位股东撤股离去,唯他一人坚守,但他未曾望而却步,反倒将公司运作得有声有色。
公司创立时,每年香料产品的销售额为五六百万元,利税几十万元;时至今日,每年的销售收入已超一亿元,利税逾一千万元。这惊人的跨越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倾尽全力与不懈拼搏。公司的产品也从单一的松油醇,拓展至十几个香料品类,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执着与创新,让公司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2019年,他再度彰显出非凡的魄力与前瞻性眼光,斥资2500万元打造了10万吨氨水项目。此项目为大型燃煤企业的尾气清洁处理提供了优质方案,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应有的责任感与担当。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广东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坚持与奋斗、梦想与成就。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创业者。
情怀:从受助者到引路人
30多年前,周启斌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校门,在林产化工领域探索。在这里,遇到了他的人生导师——黄克瀛。在后来的创业路上,黄克瀛助力他开发了长叶烯、异长叶烯、对—伞花烃、异松油烯等一系列香料产品。正因为有母校做坚强后盾,他才有勇气面对挫折,有动力追求梦想,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毕业多年,周启斌对母校的深情和对黄克瀛的感激从未改变。为纪念黄克瀛,周启斌联合众多林化专业校友发起成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材子关爱基金黄克瀛助学金”。该助学金每年资助4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奖励化工专业优秀学子。他们希望通过这份助学金,激励更多学子努力学习,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周启斌感恩道,是母校培养了他,他将永远铭记这份恩情,向这片曾经滋养他的土地致以最深的敬意。
在肇庆,由周启斌发起成立的“梦想花开·希望上品”关爱困境儿童大联盟活动已连续举办十二届,资助孤儿1000余人次,资助金额200余万元。该活动成为广东省红十字会6个重要推广项目之一,周启斌也由此获得“广东省红十字会系统先进个人”“肇庆身边好人”“广东好人”等荣誉称号。今年1月,公司又为西藏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
从躬身推车的青年到执掌企业的领航者,从下岗浪潮中的突围者到商海搏击的开拓者,周启斌始终以坚韧为犁,在命运的土壤中深耕希望。创业有成后,他化身公益星火反哺母校、回馈社会。他恰似一株生机勃勃的乔木,每一道年轮都铭刻着破茧的勇气,每一片新绿都饱含着向上的信念。这棵大树将激励更多追梦的种子在创新创业的原野上蔚然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