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布丁·早安 | 地名里的重庆:郭家沱,藏着多少故事?

万里长江蜿蜒而下
翻山地、越丘陵、穿盆地
在铜锣入峡
滋润出一道美丽的回水湾——郭家沱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小布丁和大家聊一聊郭家沱

郭家沱资料图。图源:重庆江北发布
郭家沱在江北区区境中部
明末清初
湖广人口大量迁徙入川
因郭姓人家
来长江北岸鱼嘴上游水沱边农耕创业
故名郭家沱
乾隆《巴县志》中仁里
“五斗坝泉,俱在铁山,经郭家沱入江”
是最早提到郭家沱的文本
道光 《江北厅志》 亦提到了上述信息
又记录了五斗坝堰多余水量从郭家沱流出
也记录了长江下游航行至郭家沱时
“水平”的特点

风景秀丽的铜锣峡峡口。图源:文明江北
说到郭家沱,就不得不提铜锣峡
铜锣峡,是郭家沱的门户
两岸壁立千仞,怪石嶙峋,夹江对峙
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
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华阳国志》记载
上古传说,大禹治水,疏通九河
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
即挥开山斧辟之
山裂处即为铜锣峡
此为传说
而铜锣峡真正见诸于史册
则要回溯到南宋
公元1235年6月
蒙古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南宋
其中
中路军就在铜锣峡被宋将赵暹阻击
死伤无数
就此折戟沉沙
悻悻而回
在此之后
还有数场大战都在铜锣峡展开
大夏国皇帝明玉珍曾在这里驻守铜锣峡
堆了滚石和滚木
还设置了锁江铁链

资料图。图源:重庆江北发布
为了便于游客更好地观看铜锣峡
郭家沱街道在江边建了一个滨江长廊
凭栏远眺,见大江苍茫,云水一色
若在傍晚,可见两岸峭壁之间
一轮红日缓缓滑落,氤氲了云彩
郭家沱还有另一个名字——望江
距铜锣峡不远处的马路崖壁上
22个山洞呈上下几层错落有致地排开
这是抗战期间修建的山洞兵工厂
也是抗战期间兴建的最大山洞群落
就在这22个山洞中
当时的第五十军工厂、现在的望江厂

资料图。图源:重庆江北发布
在整个抗战期间
为抗日将士输送4000多门火炮
数十万枚炮弹
极大地支援了前方抗战

望江厂旧址资料图。图源:江北新闻
如今的郭家沱
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变迁
它既保留着过去的记忆
又在积极拥抱未来
有时间一定要去郭家沱看看
探寻历史的痕迹
领略文化的厚重
来源:重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