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友好使者”耿丽淑档案捐赠仪式在沪举行,她和宋庆龄保持终生友谊

时间:2025-04-02 21:26:00

4月1日,“人民友好使者”耿丽淑档案捐赠仪式在上海宋庆龄文化空间举行。短片《宋庆龄与耿丽淑》,回顾了两位杰出女性的革命情谊,展现了她们对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执着追求。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宋庆龄保持终生友谊的一位国际友人、“人民友好使者”美国人耿丽淑逝世30周年。耿丽淑是首批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授予的“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和奖章获得者,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向外国人颁发的第一号中国永久居留资格证书拥有者。在首届上海市对外表彰“白玉兰纪念奖”外国专家中,耿丽淑名列首位。

耿丽淑青年时期就从美国来到中国,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她将与宋庆龄一起工作的岁月,称之为“投入光明的怀抱”。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耿丽淑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上海为当时由宋庆龄创办的保卫中国同盟秘密传递信息,为进行艰苦斗争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根据地人民募捐、筹款、运送医药器械和大量药品,作出重大贡献。

耿丽淑留在中福会的遗物数量多,时间跨度长,与宋庆龄关联程度高。

从那时起,耿丽淑一直为宋庆龄领导的中福会事业奋斗近六十载,先后担任保卫中国同盟上海分会秘书,中国福利基金会执行委员,代理中国福利基金会总干事,在美国发起组织中国福利呼吁会并担任理事会主席等重要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耿丽淑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再度回到中国,被特聘为中国福利会顾问。此后,耿丽淑倾心于《中国建设》的国际宣传工作以及中福会儿童健康教育事业。她说“我要努力工作,我是充满着欢乐情绪在干着这些工作的”,这就是她对中国,对儿童、妇女的爱。据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秘书长、党组成员李天震回忆,耿丽淑曾对他说过,她平生有“四爱”:一爱“新中国”,二爱“孩子”,三爱“巧克力”,四爱“与人交谈”。她始终把“热爱新中国”列为自己一生的“首爱”,是许许多多以支持中国人民进步事业为己任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光荣的一员。

1995年耿丽淑去世,长眠于上海宋庆龄陵园。

今天,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党组书记、秘书长张晓敏代表中国福利会捐赠耿丽淑档案,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李雪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宋庆龄研究会副会长吴剑接受捐赠。

耿丽淑留在中福会的遗物诸多,经过整理后发现有三大特点。一是数量多,包含各类书籍、信件、照片、生活物品等。二是时间跨度长,从1930年代直至1995年去世,不同时期物品都有涉及。三是与宋庆龄关联程度高,包含宋庆龄签名的个人藏书、宋庆龄签名的音乐剧《孟姜女》英文说明书,宋庆龄去世后相关纪念活动的密件等。四是涉及面广,包括与各人民团体以及马海德、魏璐诗、埃德加·斯诺、陈维博等人的往来信函。

因此,她的资料是深化宋庆龄研究、讲好宋庆龄与国际友人的故事、弘扬新时代国际主义精神的珍贵历史资料。